2012年5月18日 星期五

當撲浪與臉書興起時,我的部落格怎麼辦……

2009/11/25的老文章了,所以,是當時的心情。


所以,想看我正經的,就是部落格。

所以,想看我失控的,就是撲浪或臉書。









部落格越寫越少了,「對不起各位關心我部落格的朋友跟讀者」這種話我自己都要講得舌頭長繭了。

我自己分析是以下原因:

一是我離開雅虎後的新工作相當繁瑣與忙碌,且雖然能上網但是看來老闆並不能忍受員工在上班時間寫部落格的,這跟網路公司的經營方式相當不同。

但基於尊重公司,還有原本也不該利用上班時間作太多自己的事情,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二來,也因為離開了網路界一段日子,尤其是離開了原本日日接觸經營的部落格之後,這樣的熱情的確削減了。


三,我想最重要的原因,也可能是很多部落格的經營者有發現到的事情:

因為撲浪這樣的微網誌,或是臉書(Facebook)的興起,書寫的管道不再只有部落格了,這兩種產品都更適合讓「作家」這種身份以外的人得到很大的發揮空間。



大多數的人並不能像我信手寫來長篇大論,又或者是即便有想法也不大有心願意寫來一篇文章,更甚者,想寫也寫不出來。

而我即便有過「作家」這個光環,但幾年下來也變成了死老百姓,工作上、生活上的不如意或是開懷,開始在互動性極強的平台上發展了。


與發表一篇文章不同,撲浪或是臉書並不需要大的架構與邏輯,短短的一句話都能獲得抒解。


想想,你只是要短短地發洩一句話,就發了篇部落格文章,老實說,連標題都很難下啊。而相信我,「下標題」這件事情應該是很多人的困擾之處,往往,當你下完標題就把事情講完了,那內文大多就在說廢話了。

而撲浪或是臉書這樣的地方,可以讓你寫很多短短的心聲,不需要背負太多文本的壓力。


書寫在某些時候,真的是壓力。而新的發表模式改變了這個狀況。


這也反應了我近半年來的狀態吧,生活中充斥的是許多零碎的時間與空間,且情緒上的不滿與悶塞這半年多來在離開雅虎後的這家該死的公司裡得到巨大的補充,我負面情緒變得非常大,我必須承認。

熟識我,或是常看我撲浪或臉書的人會知道,我的老闆是個多麼不可理喻、惡劣、又特別姬芭的人,我以往培養起來的正向力量被摧毀地非常快,套句某友人打聽我得到的評語「妳EQ不大高」,對,我EQ原本就不夠高,但對我自身而言,我有進步。

但我已經少得可憐的EQ卻在這個地方被徹底撕裂、我對於情緒上的努力付之一炬。


今天,我又對這位惡魔島的首領大發飆,我近乎失控,事情有對有錯,只差沒對他罵出「幹你娘」,但事情演變到最後,我根本不想去講什麼對錯,只是爽或是不爽的問題。當你對一個人已經到了隨時都有要踹他的臉的衝動時,事情的對錯就一點都不能提升我的好感度以及降低我想逞兇的衝動。


離題了。


就是這樣負面的情緒,持續了半年多,這半年多來也是我正式接觸撲浪跟臉書,在上面隨時快速發洩我的情緒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我想降低因為極度的憤怒而在洗手間撞牆痛哭的次數。我職場打滾十年來,從來沒這樣傷害過自己,我卻在這裡撞了兩次牆,而且第一次這麼想踹死一個人。



再度離題。



我想說的是,我近年對自己部落格的期望是評論性的、批判性的,當個也許是假性的憤青或文青,講述我對很多社會、新聞、生活、甚至是感情上的己見,我不想流於無病呻吟的格調。事實也證明這樣的部落格似乎不被大家討厭,即便有人不喜歡我的論調,我也感謝這些人願意花時間來挑戰我、給我很多善意的意見或是不友善的指責,fighting中大家都可以求成長,如果往來間多有冒犯還請各位文友見諒。


正因為我希望維持自己部落格這樣的感覺,我不想寫太多上述這種負面到每天都要問候別人母親的文章,而且當那是針對某個實際的對象、也大多來自我個人情緒上的自私,實在沒必要讓看我部落格的各位去承受這些,而我也不希望回應都是在呼應我的憤怒。


那為什麼撲浪跟臉書都可以?

我們常說撲浪的那些大家隨時發表出來的140字以內內容叫做「河道」。

是,不管我們誰在上面講了什麼事情,都會因為這條河道的時間是不停止的,因此「講講就算了」。當然,像是朱學恆那樣超夯的人是例外,這種具有高度影響力的人不管在什麼地方放話都會被擴大、記得很久,他們承受的道德或是檢視是更加嚴峻的。


我現在感到幸福的是,我的影響力非常小眾,不足以上新聞或是撼動社會,所以我能隨心所欲地在撲浪或臉書罵我想罵的事情,這是我很好的出口。

而部落格,我真心希望回歸到理性、感性,但不流於無目的謾罵、或是濫情。


這不是什麼社會責任(根本沒資格講這個),只是我希望能做到的事情,讓我的即時情緒與有整理過的思維、想法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所以,想看我正經點的,就是部落格。

所以,想看我失控的,就是撲浪或臉書。



最後,不論是哪裡,我都用最真誠的真面目示人,沒人需要擔心看到一個戴面具的麗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