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開始可以選擇、決定自己後代的模樣時,
是不是也剝奪了這個生命最原始的自主權?
是不是也剝奪了這個生命最原始的自主權?
《基因賊》就基本上來說是一部推理懸疑小說,不過牽扯到的議題很多,有兒童心理(主角小時候被霸凌)、生化技術、金錢、利益、犯罪,還有目前一直備受爭議的「代理孕母」議題。
所以算是一部內容精彩多樣化的小說。
自小就因為其貌不揚而飽受歧視與欺凌的生物科學家以「基因工程」及「代理孕母」創造了他心目中完美的孩子,這個孩子沒有他醜陋的外貌,卻是他在這世界上與他有相同血緣的親人。
卻因為他的基因技術引人覬覦,因此他那新鮮可愛的出生嬰兒竟成為了肉票,並且牽扯進了巨大的利益陰謀中。
若非情非得已,我總認為「代理孕母」其實是不該存在的,更遑論自由控制基因決定孩子的所有先天條件,人不該妄想當上帝,去決定一個人該以什麼面貌出生。
而故事的時代背景顯然是個「代理孕母」及「科學家上帝」普及的年代,也正因為如此,連帶的連婚姻關係也契約化,這其實挺令人憂心的。
當為人父母者只靠一紙契約來維繫婚姻,約滿就可以不合則去,對小孩的成長會有什麼決定性的影響呢?
再加上若是一個使用「代理孕母」的家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其實不是「基因父母」,只是養育父母,甚至這對養育父母可能隨時換人,因為他們倆可能不會「續約」,這樣的情感衝擊該如何處理?
當然,以上都只是我想太多,因為《基因賊》說的主軸並不是在討論這樣的制度合理與否,「應該」是在討論因為這樣的制度底下所發生的爭奪與案件,而部分的人們背負著一些關於基因、代理孕母、以及親子之間的秘密,似乎作者是想在這看似「沒什麼人性」的生化科技制度底下,引出一些人類天生的本能與情感依歸吧。
即便科學家想當上帝、想要可以主宰人類的一切,但情感面是永遠都取代不了的。
因為強調的是人類的情感,因此《基因賊》在我看來推理的強度並沒有那麼強,不過犯人倒是真的出乎意料之外,果然很好萊塢啊(笑)。
另外,說一些關於本書的書寫架構與技巧問題。
可能是自己慣於閱讀日系作品的關係,《基因賊》的人名總讓我覺得混淆不清,而且一開始出場的人物挺多的,因此閱讀起來速度相當慢,我總是要不斷往前翻閱才能將劇情連貫起來。
作者「瑪麗亞.昆恩」可能因為先前的工作是擔任編劇的關係,因此在這首部小說處女作《基因賊》的寫作手法上算是有點「口語化」、「囉唆」,而且部分情節跳得太快,讀者可能還沒消化掉這一段的情節發展,下一句話就已經是結果了,這可能是瑪麗亞.昆恩小姐比較大的問題。
但除了寫作上的順暢度需要改進以外,也正因為作者是一位劇作家出身的作者,因此《基因賊》的劇情轉折、刺激引爆點、嫌疑的情節安排…都絕對夠格上大螢幕讓觀眾一睹為快。
基因賊 The Gene Thieves
* 作者:瑪麗亞.昆恩
* 原文作者:Maria Quinn
* 譯者:胡雲惠
*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是關於未來的故事,而未來就在眼前。
金髮基因已經解開,藍眼基因可以販賣,美醜任你決定,
有些人的幸福因此來得理所當然,有些人卻仍要歷盡滄桑。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